softfsb怎么用__softbf介绍

SoftFSB介绍与使用指南

在追求电脑性能极致的今天,一款能够帮助用户轻松实现CPU超频的软件显得尤为重要。SoftFSB正是这样一款专为超频爱好者设计的工具,它以其简洁明了的界面和强大的功能赢得了众多用户的青睐。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SoftFSB的功能、使用方法以及它如何帮助用户提升电脑性能。

一、SoftFSB软件概览

SoftFSB是一款功能强大的CPU超频软件,它采用新颖的思路,通过软件方式直接控制主板的时钟发生器状态,从而改变CPU的工作频率,达到超频的目的。这款软件体积小巧,不占用过多系统资源,同时界面简洁明了,即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上手。SoftFSB支持多种主板和CPU类型,包括AMD和Intel的多个系列,使得用户无需担心兼容性问题。

二、SoftFSB软件功能

SoftFSB的核心功能是帮助用户实现CPU超频。通过调整CPU的外频,用户可以显著提升CPU的性能,从而让电脑在运行大型游戏、图形处理等高强度任务时更加流畅。此外,SoftFSB还提供了实时显示CPU频率、监测CPU温度等功能用户随时掌握电脑的运行状态。

在使用SoftFSB进行超频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硬件情况合理设置外频值。软件会自动检测当前CPU的外频,并为用户提供可调整的外频范围。用户只需在标尺栏上选择想要设置的新外频,点击“Set FSB”按钮,新的设定就会立即生效,无需重启电脑。同时,SoftFSB还支持自动超频功能,用户只需设置好最佳状态频率,并勾选Enable Setting,下次开机时就会自动实现超频目标。

三、SoftFSB使用方法

使用SoftFSB进行超频的步骤相对简单:

① 下载与安装:首先,用户需要从官方网站下载SoftFSB软件,并进行解压和安装。安装完成后,双击打开软件界面。② 选择主板或时钟发生器:在软件界面上,用户需要选择Target Mainboard(目标主板)或Target clock generator(目标时钟发生器)。根据自己的主板型号或时钟发生器类型进行设置。③ 获取当前外频:点击“Get FSB”按钮,软件会自动获取当前CPU的外频信息。④ 调整外频:在标尺栏上选择想要设置的新外频,然后点击“Set FSB”按钮,新的设定就会立即生效。⑤ 优化设置:超频成功后,用户可以进行进一步的优化。点击TaskTray按钮进行任务设置,在FSB下拉菜单中选定最佳状态频率,并勾选Enable Setting,以便下次开机时自动实现超频目标。

四、SoftFSB使用注意事项

虽然SoftFSB提供了便捷的超频方式,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仍需谨慎。超频可能会增加CPU的负荷和温度,甚至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因此,建议用户在进行超频之前充分了解相关知识,并根据自己的硬件情况合理调整外频值。同时,确保电脑拥有一个良好的散热系统,以防超频过程中出现过热问题。此外,备份重要数据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以防超频失败导致数据丢失。

综上所述,SoftFSB是一款功能强大、操作简便的CPU超频软件。它能够帮助用户轻松实现CPU超频,提升电脑性能。然而,在使用过程中仍需注意安全问题,确保硬件的稳定性和系统的正常运行。如果你是一名超频爱好者或希望提升电脑性能的用户,SoftFSB无疑是一个值得尝试的选择。

windows的同步管理器使用方法

系统“同步”你用好了吗

Windows中的“同步管理器”可以把保存在计算机中的脱机网页文件与网络中相应的网页内容进行比较并自动更新,使两者始终保持—致,并可让同一局域网内的不同计算机中的数据文件同步更新,还可以使计算机的系统时钟与Internet时间服务器的时钟保持—致。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同步管理器”的这些应用。

一、脱机网页的同步

打开“我的电脑”,在工具栏中选择“文件夹选项”,其中就有对脱机文件的具体设置。为了能够使脱机网页在登录或注销计算机、计算机闲置状态时自动保持与网络同步,就要在“同步设置”对话框的“登录/注销”选项卡中选择需要同步的脱机网页,并勾选“登录计算机时”、“从计算机注销时”两个复选框。这样就能使该脱机网页在登录或注销计算机时保持网页的同步状态。

二、文件夹的同步

如果你经常要在两台计算机之间或者使用移动存储设备来传输文件,那么,使用“同步+公文包”组合方式将会是最佳途径。因为“公文包”能自动将主计算机上的文件更新为修改后的版本,而不必将修改后的文件移出“公文包”或者删除主计算机中现有的副本文件;而“同步”将使所有这些步骤显得更为简单。

三、时间的同步

无论你如何调整,计算机的时间总会在—段时间后与标准时间“差之毫厘”,甚至“谬以千里”。但是,如果你启用了“时间同步”功能,那么你的计算机系统时间就始终能与Internet时间服务器保持同步。双击“任务栏”中的时间图标以打开“日期和时间属性”对话框,切换到“Internet时间”选项卡,勾选“自动与Internet时间服务器同步”复选框,并在“服务器”列表中选择“时间服务器”,再点击“立即更新”按钮即可使本机时间与Internet时间服务器时钟保持一致。

采集卡安装死机

故障现象:一台P4 1.8GHz处理器,主板采用i845PE芯片组的电脑配备了影音大师采集卡。这台电脑平时只用来做一些视频处理工作。从买来就有开机不能正常启动的问题,每次Windows 2000进度条到70%时就死机,重启几次都是如此。

分析解决:按照常规解决的方法。先杀毒,用瑞星杀毒软件杀掉了几十个病毒,本以为问题就这样解决了,但没想到重启后,故障依旧。使用Windows 2000安装光盘修复系统,仍然不能解决问题。一不做二不休,重装系统。很快新系统装好了,装好显卡、声卡、主板驱动,一切正常。然后安装采集卡驱动以及一些相关的软件。这一切安装都很正常,本以为这样问题应该能解决了,结果重新启动后又是进度条到70%死机。因为是在装了采集卡驱动和其他一些软件后出现的故障,怀疑是软件或采集卡驱动之间出现了冲突导致系统不能正常启动。

进入安全模式,也没有将问题解决,只好再次选择重新安装系统,这次系统装完后,我每装一个驱动就重新启动一次,直到装完采集卡驱动的时候,电脑出现了死机故障。终于被我找到故障的原因,是采集卡驱动出现了问题,导致系统启动死机。

找到问题所在,解决起来就要容易许多。我把采集卡更换了一个PCI插槽,安装驱动后系统能正常启动。进入系统后安装采集卡驱动程序,再重新启动好几次都能进入,采集卡也能正常使用。

笔记本电脑性能优化技巧

一、BIOS的优化设置

和普通台式机一样,笔记本电脑的BIOS设置优化是最基本的优化方法,合理设置本本的BIOS,能够加快开机,提高内存、CPU、硬盘及显示系统的工作效率,而不同品牌的笔记本电脑的BIOS设置方法也大同小异。一般而言,在BIOS设置中有一个“QuietBoot”选项,这是设置开机画面和开机硬件检测等用的。和台式机一样,默认情况下笔记本电脑开机时首先检测处理器和内存、硬盘等,其中还包括开机画面的显示,而这些工作有时没有必要进行,因此把“QuietBoot”一项设置为“Enabled”,这样就不会显示开机画面及进行硬件检测等步骤了,自然可以大大提高开机启动。

目前笔记本电脑的软驱基本上被淘汰出局了,如果你没有使用软驱,又在BIOS里打开了软驱端口,那么每次启动笔记本电脑时都会对软驱进行搜索,这样就减慢了开机。我们可以在BIOS中将软驱设置为“None”或“Disabled”(关闭),同时把第一项开机引导设备设置为“HardDrive”,这样不但加快了开机,同时还减少了噪音。

一般来说,在大部分笔记本电脑的BIOS设置里都有一项“SystemDevices”(系统设备)或“Advanced”(高级)选项,在这里可以设置CPU、显卡、内存、硬盘等性能参数。有的笔记本电脑的BIOS中有“DMAChannel”和“VGAFrameBufferSize”两个选项,第一项用于打开IDE设备的DMA传输模式,打开后磁盘性能可以提高很多,而第二个则用来设置显卡的显存大小。对于集成显卡来说,要注意设置技巧,比如集成显卡的显存大小范围为16MB'64MB,则尽量把这个数字设置在64MB以内(如32MB),如果设置得太高,而总内存容量却很小(如只有128MB),那么在某些图形软件或游戏动画的渲染中,很有可能出现内存不足导致整体性能大幅度降低。如果使用独立显卡,在“Advanced”选项中会有“DisplayExpansionSupport”这个选项,把这个选项设成“Disabled”(关闭)后,在分辨率小于1024×768及DOS界面下,会自动缩小画面以保持最佳显示效果。

另外,我们还要把CPU的L2Cache(二级高速缓存)打开,这样有助于CPU的性能发挥,有的笔记本电脑还集成了LAN、Modem、IEEE1394等接口,平时如果不使用这些接口时,最好在BIOS中把这些接口屏蔽掉。

二、CPU的优化使用

我们可以用Powertweak软件来优化本本的CPU和芯片组(下载地址为),Powertweak支持大多数的处理器和芯片组,内置四种最佳化设定功能,可以自行设定要最优化的硬件。运行该软件后点“选项”进行参数设定,然后点“最优化”即可对CPU进行优化。

如果你是发烧友,也可以对本本的CPU适当超频,当然,笔记本电脑不可能像台式机那样进行“硬”超频。不过我们可以使用SoftFSB这个软件(下载地址为)对本本的CPU进行“软”超频,只要你知道本本的主板型号,通过一定的设置,直接在Windows下调节系统外频就可以超频,而且非常方便安全,即使超频失败,只需要重新开机即可恢复默认的外频。

优化与超频都可以提高CPU的性能,但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CPU的功耗,尽管最新的移动CPU功耗很低,但发热量增加是难免的,因此需要适当考虑降温措施。但是笔记本电脑不方便通过硬件措施来改善散热条件,所以通过软件降温是最为明智的,如果使用的是Win98/WinMe系统,推荐使用WaterfallPro降温软件,该软件安装后会自动启动降温功能,也可以利用新的HTL(节流阀)技术进行降温,缺点是该软件不支持Win2000/WinXP。而CPUIdle降温软件可在所有的Windows系统下使用,它的下载地址是,该软件运行后会自动对CPU进行降温,并且在CPU信息选项可以看到CPU的全部资料。

WinXP崩溃后的救命稻草

原位升级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能还是个陌生的概念,但覆盖安装相信大家都知道。在Windows98出现严重问题需要重装系统时,为了避免格式化破坏系统中已经安装的软件和数据,我们通常会使用直接覆盖安装的方式。

其实在WindowsXP中也有类似覆盖安装的功能,它被称为原位升级,又称修复安装,同样可以在不丢失系统已有数据的情况下重装系统,解决许多严重的系统问题。

一、原位升级的方法与实例

WindowsXP的原位升级使用比Windows98的覆盖安装要麻烦一些,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例来看看具体操作方法。

故障现象:一菜鸟好友打来电话,说WindowsXP系统无法启动了,匆忙赶去,发现每次刚启动到滚动条界面即自动重启,问其详情,说是昨天安装卸载了许多软件,中间一直没有重启。今天开机就出现了这个现象。推断可能是由于安装卸载软件时破坏了系统,使用最近一次正确配置无法正常启动,尝试安全模式也无法进入,看来只有重装系统了。

不过朋友说系统分区中有重要数据还没备份,于是就尝试了一下原位升级,非常顺利地解决了问题。

具体步骤:首先使用WindowsXP安装光盘启动电脑,根据提示按“Enter”键开始安装WindowsXP,然后按F8键接受安装协议,这时安装程序会检测到系统中已经安装有WindowsXP,并给出提示,这时按下R键选择修复安装即可,剩下的步骤就和正常安装WindowsXP完全一样了。不过在采用原位升级修复WindowsXP之后,需要重新激活WindowsXP,这一点请注意。

如果你的电脑安装有双系统,还可以在其他能够正常使用的操作系统中对WindowsXP进行原位升级,方法是把WindowsXP安装光盘放入光驱,在“欢迎使用Windows安装程序”的界面中,单击“安装类型”下拉框选择“升级(推荐)”选项,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继续正常安装即可。

二、原位升级适合医治的“病例”

原位升级并不是“包治百病”,它有适合的应用,除了上面我们看到的实例外,如果你遇到下面的这些问题,也可以通过原位升级来解决:

无法以安全模式启动WindowsXP的问题。

由最近安装的系统更新(WindowsUpdate、修复程序、WindowsXPServicePack或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更新)引起的,而且无法以任何其他方式解决此问题。最典型的情况就是由于一些用户使用了破解版的WindowsXP,自动更新后无法使用。

通过使用其他工具(例如“系统还原”)不能解决的注册表问题。

系统文件的一些属性改变,而我们想恢复到最初始的状态,需要给安装的WindowsXP系统应用默认的(文件和注册表)权限。

需要使用Windows安装程序来再次查找即插即用设备。

三、原位升级安装时的注意事项

WindowsXP的原位安装并不像Windows98那样覆盖一下就可以,它会对系统进行很多改动,所以在使用原位安装之前,我们要先确定是否应该使用原位安装。

1.如果你的WindowsXP是品牌机预装的,并且在WindowsSystem32文件夹中存在“Undo_guimode.txt”文件,那么在使用原位升级安装时可能会出现丢失开始菜单快捷方式、启动组数据以及共享文档数据的问题,这时需要先删除“Undo_guimode.txt”文件后再执行原位升级,以避免数据丢失。

2.用原位升级安装修复WindowsXP后,虽然应用软件无须重装,但很多系统的设置都被恢复到默认状态了,比如自动开启了系统还原、登录界面也被改成系统默认,你需要重新进行个性化设置。

3.原位升级安装后,所有用WindowsUpdate打的补丁会全部丢失,因此需要重新在线更新。

4.如果你的电脑同时还安装有Windows2003,在使用原位升级修复WindowsXP后,会导致Windows2003无法进入,修复方法是将Windows2003安装光盘i386目录下的“ntldr”和“Ntdetect.com”文件复制到C:下覆盖原有文件。

5.在使用原位升级修复WindowsXP后,如果发现系统运行明显变慢,可以在设备管理器中查看一下硬盘和光驱的运行模式是否设置在“仅PIO”模式,如果是这样,则需要将WindowsXPSP2Beta中的“Atapi.sys”文件提取出来(版本号为5.1.2600.2055),替换掉系统中的原有文件,并打开注册表编辑器,找到[HKEY_LOCAL_MACHINE

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Class{4D36E96A-E325-11CE-BFC1-08002BE10318}001],新建DWORD类型键值“ResetErrorCountersOnSuccess”,设置其值为“l”。

然后再按同样方法修改[HKEY_LOCAL_MACHINESYSTEM

CurrentControlSetControlClass{4D36E96A-E325-11CE-BFC1-08002BE10318}002]主键下的键值设置即可。

6.原位升级需要使用与原安装系统一致的WindowsXP版本,例如原来是专业版,必须用专业版WindowsXP来进行原位升级,而如果原来是家用版,则不能用专业版来进行原位升级安装。

正确使用和保存刻录盘

许多朋友可能会觉得奇怪,使用刻录盘嘛,不就是放到刻录机里面进行刻录咯,还需要怎样正确使用呢?没错,这确实是用刻录盘进行刻录的方法,但这离“正确地使用刻录盘”还相差很远呢。

那么,怎样才算是正确地使用刻录盘呢?笔者觉得,以下一些环节是很值得加以注意的。

一、应该给刻录盘安置怎么样的家?

有些朋友喜欢把刚买回来的刻录盘堆叠在一起,然后放到一个CD筒里,在需要使用刻录盘进行的时候,再拿出来使用;已经刻录好的盘片也是堆叠在一起,在需要使用时就一张张翻出来慢慢搜索,用完后再叠起来。殊不知这样做是非常错误的。

我们知道,刻录盘是非常娇贵的东西,躯体又很单薄,在堆叠的情况下很容易变形,盘片之间互相碰撞时更容易产生划痕。事实上,刻录盘只要稍微有所损害,就很可能无法正常使用的了。那么,使用CD盒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吗?

也不一定。质量好的CD盒确实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但价格也会比较昂贵,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未必适合;有一些CD盒卖得比较便宜,几块钱一个,其制作质量可能非常粗糙。如果用这种盒子来装刻录盘,虽然刻录盘之间可以隔离开而不产生直接接触,但因为盒子本身的质量问题,在抽出和插入刻录盘的时候,不可避免的摩擦也很可能对刻录盘造成比较大的损害。

如果用户想省点钱,又想保护好刻录盘的话,不妨选择那种比较柔韧的、两面均可放刻录盘的塑料薄膜。要求薄膜柔韧是为了给刻录盘的抽出和插入提供一个比较平滑的空间,而减少划花盘片的机会;两面安放盘片可以很好地固定盘片的位置,盘片滑出来的机率大大减少。另外再购买一个CD架,把薄膜垂直安放进去。

笔者认为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比使用CD盒能更好地保护盘片本身,而且薄膜的价格也比较便宜,一般都是几分钱'一毛钱一个,很值得普通用户使用。

二、进行不同刻录时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刻录盘?

有些朋友不管是刻录什么类型的文件,都使用同一种刻录盘。其实这也是不对的。一般来说,我们用得最多的几种刻录类型是:音乐CD盘、系统安装盘和一般的数据文件盘。相对来说,音乐CD对音质的要求比较高,而良好的音质又离不开一张比较好的盘片做底层支持,也只有质量好的盘片才能够提供稳定播放的效果,因此尽量采用较好质量的`刻录盘是比较合适的。

经常重装系统的朋友都知道,在安装系统时,因为要长时间地读取光盘,如果光盘的质量比较差,往往无法顺利地读取,从而影响到系统的安装。因此要想制作系统安装盘的朋友,一定要选购质量好的刻录盘。

对于一般的数据文件盘,我们也可以划分几个重要度级别。对于非常重要的、经常使用的数据资料,应该使用质量甚佳的刻录盘;对于普通重要的数据资料,采用质量过关的普通刻录盘就可以了。

但无论是对于哪种类型的刻录,有一点都是要注意的:每隔一段时间(比如说三个月、半年)就应该检查一下刻录盘是否还能顺利读取,并及时进行更新替换工作。否则一旦资料遗失,那就非常遗憾了。

三、采用多少倍速来进行刻录呢?

一般来说,刻录是由刻录机和刻录盘两方面共同决定的,而最高刻录又与两者最高刻录的较低值相一致。比如说,刻录机最大倍速为52X,刻录盘为32X,那么最高刻录应该是32X。有些朋友购买了支持较高刻录的刻录机和刻录盘,比如说,都支持52X的,为了节省刻录时间,而通通采用52倍速进行刻录。

事实上,这种做法并不妥当。由于音乐CD、系统安装盘对质量稳定性要求比较高,特别是系统安装盘,如果在刻录时前面写入的数据出现错误,就很可能导致整张盘出现问题,最终导致无法使用它来顺利地安装系统。

而在刻录盘相同的情况下,刻录质量提升和刻录提升的方向是恰好相反的,也就是说,对于质量要求高的刻录类型来说,较高的刻录往往难以保证刻录出来的光盘能够满足用户的切实需要,而相对较低的刻录则可以基本保证数据平稳连贯地写入刻录盘中,从而保证刻录的质量。

一般来说用8'12倍速进行音乐CD或者系统安装盘的刻录是比较合适的。而对于普通数据光盘来说,较高的刻录也是可行的,因为CD刻录机一般都具备自动纠错功能,在高速刻录时会自动检测和纠正写入错误,保证刻录顺利进行。

但笔者认为完全没有必要采用52X来进行刻录,因为我们一般都会采用质量很普通的刻录盘来进行数据光盘的刻录的,太高倍速的刻录有时候会导致刻录失败,或者刻录出来后无法正常地使用。一般来说用32X进行刻录已经足够了。

四、“超刻”,值得吗?

有些朋友可能知道,只要采用适当的刻录机和刻录软件,是完全可以对刻录盘进行“超刻”的。像硬盘、CPU的制作过程那样,厂商在制造空白刻录盘的时候,往往会在刻录盘的外圈预留一部分多余空间不标示的,在正常刻录状态下,这部分空间并不能加以利用,而部分刻录软件可以把它识别出来。

有些用户为了充分利用刻录盘,希望对之进行“超刻”,以增加刻录容量。笔者认为这样做并不划算。因为“超刻”虽然可以带来更多的容量,但增加的数值并不会太大,一般就20'30MB,能够达到50MB就已经很不错了。

而这样做的后果是,这样刻录出来的光盘性能并不稳定,在一段时间后往往无法正常地读取,即使能够读取,也会给光驱带来更多的额外工作量,可谓得不偿失。

五、怎样正确地标示刻录后的光盘呢?

一种常见的做法是:在刻录后的光盘上用油性笔写上和光盘相关的信息,以方便管理光盘,事实上,这种做法也是不对的。因为在光驱读取刻录盘的时候,油墨的存在会使得刻录盘的旋转时快时慢,很不稳定,从而给正常的读取造成影响,也会影响到光驱光头等部件的正常寿命。

另外,随着时间的不断变迁,油墨会慢慢地渗透到光盘里面去。前面说过,光盘一旦受到损害,就很可能报废了,而油墨的渗入,则是比较严重的一种损害形式。因此为了延长刻录盘和刻录机的寿命,最好还是不要在刻录盘上写上任何东西。而且标示光盘也是有很多其他方法的,比如说,在采用塑料薄膜或者塑料盒保存光盘时,可以在薄膜表面添加一个写有光盘信息的小标签。

我们一般都用刻录盘来保存重要文件和数据的,因此我们只有正确地使用、保存它们,才能更好地保存自己的重要资料,为工作和学习带来更大的便利。

新系统最容易中毒 重装系统后要做十件大事

Windows系统是越用越慢,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使用Windows就免不了要重新安装系统。当然,重新安装系统并不难,但是安装完系统后你知道我们有多少事情必须要做吗这可容不得丝毫的松懈,一旦马虎,将可能会导致前功尽弃,甚至有可能会造成数据丢失、信息泄密!

第1件大事:不要急着接入网络

在安装完成Windows后,不要立即把服务器接入网络,因为这时的服务器还没有打上各种补丁,存在各种漏洞,非常容易感染病毒和被入侵。 此时要加上冲击波和震撼波补丁后并重新启动再联入互联网。

第2件大事:给系统打补丁/安装杀毒软件

不用多说,冲击波和震荡波病毒的补丁是一定要打上的,如果你安装了Windows XP SP2则不用再另行安装。

Windows XP冲击波(Blaster)病毒补丁

震荡波(Sasser)病毒补丁安装完系统后,一定要安装反病毒软件,同时将其更新到最新版本。

第3件大事:关闭系统还原

系统还原是Windows ME和Windows XP、Windows 2003中具有的功能,它允许我们将系统恢复到某一时间状态,从而可以避免我们重新安装操作系统。不过,有的人在执行系统还原后,发现除C盘外,其它的D盘、E盘都恢复到先前的状态了,结果里面保存的文件都没有了,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这是由于系统还原默认是针对硬盘上所有分区而言的,这样一旦进行了系统还原操作,那么所有分区的数据都会恢复。因此,我们必须按下Win+Break键,然后单击“系统还原”标签,取消“在所有驱动器上关闭系统还原”选项,然后选中D盘,单击“设置”按钮,在打开的窗口中选中“关闭这个驱动器上的系统还原”选项。

依次将其他的盘上的系统还原关闭即可。这样,一旦系统不稳定,可以利用系统还原工具还原C盘上的系统,但同时其他盘上的文件都不会有事。

第4件大事:给Administrator打上密码

可能有的人使用的是网上下载的万能Ghost版来安装的系统,也可能是使用的是Windows XP无人值守安装光盘安装的系统,利用这些方法安装时极有可能没有让你指定Administrator密码,或者Administrator的密码是默认的123456或干脆为空。这样的密码是相当危险的,因此,在安装完系统后,请右击“我的电脑”,选择“管理”,再选择左侧的“计算机管理(本地)→系统工具→本地用户和组→用户”,选中右侧窗口中的Administrator,右击,选择“设置密码”。

在打开窗口中单击“继续”按钮,即可在打开窗口中为Administrator设置密码。

另外,选择“新用户”,设置好用户名和密码,再双击新建用户,单击“隶属于”标签,将其中所有组(如果有)都选中,单击下方的“删除”按钮。再单击“添加”按钮,然后再在打开窗口中单击“高级”按钮,接着单击“立即查找”按钮,找到PowerUser或User组,单击“确定”两次,将此用户添加PowerUser或User组。注销当前用户,再以新用户登录可以发现系统快很多。

第5件大事:关闭默认共享

Windows安装后,会创建一些隐藏共享,主要用于管理员远程登录时管理系统时使用,但对于个人用户来说,这个很少用到,也不是很安全。所以,我们有必要要切断这个共享:先在d:下新建一个disshare.bat文件,在其中写上如下语句:

@echo off

net share C$/del

net share d$/del

netshare ipc$/del

net share admin$ /del

接下来,将d:disshare.bat拷贝到C:WINDOWSSystem32GroupPolicyUserScriptsLogon文件夹下。然后按下Win+R,输入gpedit.msc,在打开窗口中依次展开“用户配置→Windows设置→脚本(登录/注销)”文件夹,在右侧窗格中双击“登录”项,在弹出的窗口中,单击“添加”命令,选中C:WINDOWSSystem32GroupPolicyUserScriptsLogon文件夹下的disshare.bat文件。

完成上述设置后,重新启动系统,就能自动切断Windows XP的默认共享通道了,如果你有更多硬盘,请在net share d$/del下自行添加,如net share e$/del、net share f$/del等。

第6件大事:启用DMA传输模式

启用DMA模式之后,计算机周边设备(主要指硬盘)即可直接与内存交换数据,这样能加快硬盘读写,提高数据传输速率:打开“设备管理器”,其中“IDE ATA/ATAPI 控制器”下有“主要 IDE 通道”和“次要 IDE 通道”,双击之,单击“高级设置”,该对话框会列出目前IDE接口所连接设备的传输模式,单击列表按钮将“传输模式”设置为“DMA(若可用)”。重新启动计算机即可生效。

第7件大事:启用高级电源管理

有时候安装Windows XP之前会发现没有打开BIOS电源中的高级电源控制,安装Windows XP后,关闭Windows时,电源不会自动断开。这时,很多人选择了重新打开BIOS中的高级电源控制,并重新安装Windows XP。事实上,用不着这么麻烦,只要大家确认已经在BIOS中打开高级电源控制选项,再从;mig25/acpi.exe下载并安装这个程序,同时选择ACPI Pc,一定不要选错,否则重启后可能无法进入Windows),并重新启动电脑,电脑可能会重新搜索并自动重新安装电脑的硬件,之后就可以使其支持高级电源控制了。

第8件大事:取消压缩文件夹支持

单击开始→运行,输入“regsvr32 /u zipfldr.dll”回车,出现提示窗口“zipfldr.dll中的Dll UnrgisterServer成功”即可取消Windows XP的压缩文件夹支持。另外,输入regsvr32 shdocvw.dll可以取消“图片和传真”与图片文件的关联。

第9件大事:取消“磁盘空间不足”通知

当磁盘驱动器的容量少于200MB时Windows XP便会发出“磁盘空间不足”的通知,非常烦人。可以打开“注册表编辑器”,定位到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 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Policies Explorer,在“Explorer”上单击右键,选择右键菜单上的“新建”→“DWORD 值”,将这个值命名为“NoLowDiskSpaceChecks”,双击该值将其中的“数值数据”设为“1”。

第10件大事:启用验证码

安装SP2后,大多数用户发现在访问某些需要填写验证码的地方,都无法显示验证码图片(显示为一个红色小叉),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Bug。解决办法为:运行“Regedit”命令打开注册表编辑器,依次定位到“[HKEY_ 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Internet Explorer Security]”,在窗口右边新建一个名为“BlockXBM”的REG_ DWORD值,将其值设置为“0”(十六进制值)。

如何降低CUP使用率?而且机子老是自动关机、怎么样可以改善?

CPU在一台电脑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有一颗高的“芯”可能是每个发烧友梦寐以求的事情。其实就算你的“芯”不够强劲,通过优化是完全可以达到“奔腾”的效果的,怎么不相信?那么不妨一试啊!

一.BIOS 优化

BIOS即Basic Input/OutputSystem,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它是一台电脑正常工作的第一步。漫漫征程还是让在BIOS上做好充分的准备吧!

打开CPU的后备部队——Cache

Cache对于CPU来说非常重要,它们是处理器和内存等数据交换的高速缓冲地带,可以对使用过的数据和指令进行有选择的保留,以便以后直接调用,这样将大大提高系统的。其实缓存的重要性举个例子就可以明白了,为什么现在P4的性能回比赛扬4高那么多?都是同样的核心为什么性能却不一样,很简单差别就在二级缓存上,也就是L2Cache上。所以打开缓存可以让系统更快。一般的主板的这些选项在目前都是默认打开的,不过在一些老的主板上却不一定打开了。我们可以在BIOS里边选择“AdvancedChipestFeatures"里边打开CPUL1/L2Cache。

如果Cache损坏的话,那还是别将次打开因为打开后系统反而会变的不稳定。当然如果关闭整个系统将非常的慢哦!

二.系统中的优化

虽然在bios中打开了二级缓存等,但是在系统中,操作系统并不一定就能很好的识别L2Cache的容量,对于AMD 的CPU这一点尤其的严重,那么怎么办呢?这就需要我们在操作系统中手动,或者通过软件来修改L2Cache的数据。那么具体怎么做呢?

在”开始“中选择“运行”然后输入“regedit”如果是在win2000 /xp下还可以输入“regedt32”然后回车,打开注册表修改器,寻找以下路径“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essionmanager\memoryManagement”然后在右边的窗口找到”SecondlevelDataCache",然后修改DWORD值,为了方便先选为十进制。然后输入对应的l2Cache的十进制数值,比如256。对于现在的一些CPU其对应的二级缓存可以很方便的在网上查到,小生在此不再多言。

如果采用软件修改,目前比较常用的有“优化大师”和“超级兔子”安装后按照提示就可以修改好数值。在优化大师中选“系统性能优化“然后选“文件系统优化“这时候就有二级缓存的调节,如图

在超级兔子中启动超级兔子魔法设置然后选择“硬盘与光驱“进入硬盘选项,就可以找到二级缓存的调节选项。如图。

三.超频你的CPU

CPU由于制作工艺等差别,一般都可以超频,或多或少而已。那么怎么超频CPU呢?下面我简单的介绍一下,

目前CPU的频率是如何的来的呢?相信大家都很了解了,就是频率=外频×倍频。根据这个公式就可以简单的算出。也由此产生了两种超频方法,即超外频和超倍频。

目前的主流CPU有两家:Intel的和AMD的。

1、Intel,CPU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它生产的CPU始终占有相当大的市场。

2、AMD,CPU厂商中的后起之秀,也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

目前市场上的CPU,Intel的P4,C4系列以及C3都是锁定倍频的,那么对于这种CPU我们采取的超频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超外频。对于AMD目前市场上0.13微米工艺制成的Athlonxp则是没有所动倍频的,而其以往的CPU也是锁定倍频的。

硬件超频

提升CPU倍频:

此法目前仅适合K62和Duron以及Tbird的CPU,和最新的0.13微米工艺的AthlonXP,如果是Duron和Tbird还要用铅笔来破解倍频,很多文章有介绍,这里不再赘述。超倍频需要主板支持修改倍频,选购主板的时候要十分注意。

提升CPU外频:

提升外频可以带来系统性能的大幅度提升,对于PIII,目前的一般都是100外频,只有超到133左右,PIV处理器最高外频已经达到了200,不过相对来说100和133的外频超频能力较大。在散热优良而还可以加电压的时候,甚至可到150。但在这时,需要您的电脑的内存、显卡可以工作在如此之高的频率之下。因此相对来说,100外频的PIII处理器,是超外频比较理想的CPU。此法跟提升CPU倍频的方法一起用,效果最好。当然,这需要您的主板支持外频的调节,有的主板支持逐兆调节,就是专门为了超外频而设计的。

软件超频:

软件超频是利用超频软件来进行的,例如技嘉的主板,就有可以软件超频的型号。这些软件超频的例子会在以后的文章中介绍。另外一些第三方软件也可以很好的超频,不过据小生所知,超频软件只是支持修改外频,比较出名的如:SoftFSB.下面详细介绍一下SoftFSB的使用。下面介绍一下主要的超频软件的用法:

l.SoftFSB

首先,下载和安装最新版本的软件,这些就不用我多说了。

SoftFSB不需要额外的安装步骤,只要配置文件和程序文件在同一个目录下便可运行。生成的13个文件中包括有四种语言的说明文档,我们在使用SoftFSB之前最好阅读一下说明,以便了解一些注意事项。

一般用法

双击解压生成的SoftFSB.exe,便可启动SoftFSB。多数系统状态(温度)监测软件也要使用SMBus,在运行SoftFSB之前最好将这些软件退出,以免出现冲突。

SoftFSB的主界面,是一个相当简洁的对话框,其下方显示有CPU当前的内部频率。上方的TargetMainboard用于选择主板的类型,SoftFSB1.7支持近90种型号的主板,其中包括Abit、Asus、EPoX、Intel、MSI、SOYO等数十家著名主板制造商的产品。如果知道自己主板的型号,并且它被列在下拉列表框中,就选中它。

如果你的主板没有出现在上面的下拉列表框中,就要打开机箱,从主板上找到时钟发生器(通常是一块48脚或56脚的芯片,位置靠近CPU或内存)并记下芯片的型号(例如某块主板的时钟芯片是ICS9250BF-08),然后选中SoftFSB的TargetClockgenerator,并从其右边的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正确的时钟芯片类型(例如ICS9250BF-08应选择ICS9250xx-08)。SoftFSB支持的时钟芯片类型也达70多种。

选择好正确的主板或时钟芯片后,单击GetFSB按钮,SoftFSB便能读出当前的FSB频率及对应的PCI总线频率。对话框内的SetFSB和TaskTray按钮也都变成了有效状态。滑动条被分成了多个刻度,每个刻度表示该主板可以设置的一种FSB频率。有的主板甚至支持十几种频率,其中少数频率在主板说明书中都找不到,也无法通过跳线或BIOS设置得到,这便是使用SoftFSB的意外收获。

现在我们可以拖动滑动块将FSB频率调高一级,例如从100MHz调到133MHz,然后按下SetFSB,只需极短暂的停顿,SoftFSB就把FSB频率设置成我们想要的值了,并在下方显示出CPU当前的内部频率了。接下来我们可以继续把FSB频率调到166MHz甚至更高。要记住最好每次只调高一级。让硬件有个适应过程,而不要一次调高几级。在设置成功之后先运行一些常用的软件,感觉都很正常之后才调到更高一级。如果发现非法操作出现的次数比平时多,那么说明系统在目前的FSB频率下已不太稳定,继续调高意义不大了。

如果在按下SetFSB后,系统出现黑屏死机或显示出蓝底白字的报警信息,则说明系统在此FSB频率下无法工作,这时只须重启机器,系统又会回到最初的FSB频率。在极少数特殊情况下,如果把频率调得过高,系统在重启时可能会出现黑屏,此时需要清除CMOS中的信息,方可让系统恢复正常。

找出系统能稳定工作的最高FSB频率后,我们可以让SoftFSB在每次运行时自动设置该频率,方法是按TaskTray,在所示的对话框中设置AutoStart的频率为目标FSB频率,并选中Enablesetting。如果还想让SoftFSB在退出时又把频率切换回正常值,那么可在AutoExit中设置正常值,并选中Enablesetting。EnableTaskTray的作用是指定SoftFSB在下次启动时不显示主窗口,而是在任务栏的通知区域内加入一个小图标,用鼠标右键单击该图标后,会显示出菜单,我们可以从中直接切换FSB频率

高级选项

SoftFSB还提供有几个高级选项,其中OldAccesscontrol指定使用老的访问时钟芯片的方法。由于1.7版引入了新的访问方法,如果某些主板在1.6版下能更改FSB频率,而在1.7版下不能,就应选择这个选项。

Option用于设置访问时钟芯片的一些具体选项,包括芯片是否可读,是否是AOpen的主板等等。如果我们在超频时选择的是SoftFSB预设的主板类型,那么不要修改这里的选项。如果我们选择的是时钟芯片类型,并且不能正确获得或设置FSB频率,那么可以试着更改这里的选项。这五个选项看起来有很多种组合,但在实用中通常只有6种可能。因为ReadBack等左边的三个复选框有一定的互斥性,而Checkcounter通常选0或1,DatabyteModification固定为0,所以我们只须试验6种组合。

SoftFSB1.7的File菜单中还提供了编辑主板类型和时钟芯片类型的对话框,其中第二个对话框涉及到时钟芯片的很多具体参数,不是普通用户所能了解的,因此大家不要使用它。至于编辑主板类型的对话框,如果你的主板不在SoftFSB预设的列表之中,但SoftFSB支持该主板使用的时钟芯片,那么可以利用这个对话框为你的主板建立一个条目,访问参数设置成超频成功时的值。

一些注意事项:

为了安全有效地使用SoftFSB来实现软超频,大家要注意以下事项:

1)某些型号的主板有不同的版本,例如华硕的P2B有1.0和1.1版之分。由于不同版本的主板可能使用了不同的时钟芯片,因此在使用SoftFSB之前最好了解清楚主板的型号及版本号。

2)一些朋友在使用SoftFSB时,先选择一次主板的型号,再选择一次时钟芯片,然后才超频。其实主板与时钟芯片两者只需选其一。如果主板在SoftFSB预设的列表之中,最好选主板类型,此时若再选一次时钟芯片,反而有可能把SoftFSB预设的参数值冲掉,导致不能正常访问时钟芯片。

3)如果主板使用的时钟芯片不被SoftFSB支持,那么很有可能是该芯片不能通过软件来调整频率,也就是说不能用SoftFSB来超频。这些主板通常型号较老,或者是一些品牌机的OEM主板。SoftFSB在说明文件SoftFSBe.htm中分别给出了支持和不支持的时钟芯片。

4)AOpen的主板使用了与众不同的控制方法,SoftFSB不能读出当前的FSB频率,并且在超频时,要确保在Option中选中了UsingAOpenM/B。

5)有的朋友把SoftFSB放到Windows的启动组中,让Windows在启动时自动运行它。笔者不推荐这种做法,原因是SoftFSB在更改FSB频率的同时也更改了PCI总线的频率,而Windows在启动时对硬盘的读写操作相当频繁,如果在此时更改频率,有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因此最好在启动完成并且硬盘停止读写之后手工运行SoftFSB。

6)与普通超频方法一样,使用SoftFSB能否超到更高的频率取决于硬件系统的稳定性,如果配合更好的降温措施,选用质量性能好的内存和硬盘等设备,那么超频成功的概率是能大大提高。

2.微星的FuzzyLogic

微星好像是第一家将超频软件应用在其主板上的厂商,不过目前这款软件只能用在微星的i820主板和6163-Master主板上,6163Pro和6309都没法用。FuzzyLogic的界面做得相当漂亮,就像一个悬浮在桌面上的方向盘,相当前卫。这款软件全部是图形化的界面,初一看,感觉好像找不到方向,再细看,发现可调选项并不多。一共有8个键可按,其中只有两项和超频有关。Min键是将其缩至任务栏上的键,Exit键是退出,L1键是显示CPU的L1级缓存,L2键是显示CPU的L2级缓存,CPU键是显示CPU的相关信息,About键是显示版本信息,剩下的Auto键和Go键才是和超频相关的。FuzzyLogic是自动超频程序,连设置都不可用,运行这个程序就可以了。它会自动侦测(Auto)、反复测试出你的系统可以超频且稳定、正常工作的上限,然后按一下Go键,让不会(不敢)超频、但又想让计算机跑快一点的初学者,也能享受超频的快感。因此像FuzzyLogic这样的傻瓜超频软件很适合初学者使用,但似乎缺少了手动调整的乐趣。

微星新的i815EPro(采用i815E芯片)主板还将FuzzyLogic自动超频软件进行改进,推出了FuzzyⅡ,除了界面更酷,功能更全外,还将系统硬件监控的功能也集成到了其中,喜爱超频的用户这下可好好超一下了。

3.技嘉的EasyTuneⅢ

技嘉在其最新的i815系列芯片的主板中推出这款超频软件——EasyTuneⅢ。EasyTuneⅢ打开后,样子也是怪怪的,它有两种模式,一是EasyMode(简单模式),一个是AdvanceMode(高级模式)。在EasyMode下,当你按了Default后,EasyTuneⅢ将自动侦测出最合适的频率,设置完毕,一切便极其的傻瓜化。

在AdvanceMode下,你将有更多的手动调节选项,你可以自定义外频,一频一频的调节,然后键GO键,死不死机,就要看你的CPU耐不耐超了。

4.BP6SFB

闲来无事,又在网上转了转,找到了一款专用超频软件,叫做BP6SFB,是国外的一些发烧友专门为升技的BP6主板制作的BP6专用版的“SoftSFB”,相当迷你化,当然也只支持升技的BP6主板,功能也不多,但是该有的功能也都有了。

如果你有兴趣,也可网去找找自己的主板,有没有人专门为其制作超频程序呢?

5、CPUBoost

这款软件的名声没有SoftSFB大,我也是费了一番劲在一大堆的软件中将其找了出来,下载的体积也不太大,122KB。

用WinZip解压后,就可以直接使用了,CPUBoost的图标是一只黄色的小蟹,让人联想起Realtek的产品来,它们也用的是一只类似的小蟹做为商标。不知两者之间有无关联。

不过相当的可惜,这款软件似乎长时间地没有升级了,目前的版本是1.03,无法识别出我这里升技BP6、微星6163Pro主板和梅捷SY6BA+的时钟芯片,于是它强行将一款时钟芯片套用到我的升技BP6、微星6163Pro和梅捷SY6BA+上,进入软件后,所有选项是虚的,无法进行设置。

在这一点上,CPUBoost做的就比SoftSFB要差多了,假如SoftSFB无法识别某款时钟芯片或主板,至少还有机会去网上下载数据包更新,或是自己作者一个数据包,而CPUBoost却一点机会也没给我们,干脆就不能使用。这款软件也没有Readme或是Help文件,让人很迷惑。

由于没能用起来,所以也不太好评判这款软件的性能。但从其菜单设置上来看,比SoftSFB简单,也是通过拉杆的方式来进行超频,其核心和SoftSFB一样,也是通过对时钟发生芯片的操作,来达到超频的目的。

对于超频不成功可以进行一些辅助的方法来增加超频的成功率,如:

增加电压:

增加电压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建议不采用,如确实需要增加电压来增加超频后的稳定性,则要一点一点的加,并监视温度以策安全。对于Intel的CPU,稍微加一些电压效果是明显的;对于AMD的CPU,可以多加一些电压。这里要提到的是主板要支持更改电压,否则超频余地不会太大。如果是需要转接卡的话,要注意选择或更换可以调节电压的转接卡为上策。

当然CPU超频使用后,发热量会大大增加,这个时候使用优良的散热器,对于超频是很有帮助的。

一般的来说,超频CPU只要按照的步骤,应该可以做到超频成功的,至于超频的幅度,就取决于您的机器的各个配件的质量了,值得注意的是:超频会缩短CPU的寿命,如果您想让现在的机器能使用个十年八年的,还是不要超频为好。不过现在电脑的更新换代实是快,过分的小心也是没有必要的。

四.降温

既然CPU超频了,那么温度肯定会是大家头疼的问题,那么怎么加强CPU的散热呢?当然我们可以通过更换更好的散热器,等硬件方案,在这里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有关软件降温的解决方案。

常用的降温软件很多,用不胜枚举可能一点都不过分,比较出名的有:CPUIdle、CPUKiller、Rain、WaterfallPro,softcoolerII。

下面小生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主要的降温软件:

CPUIdle

CPUIdle(在DOS环境下它叫做DosIdle)是一款德国人制作的CPU降温软件,它是通过在CPU空闲时发布HLT指令使CPU降温的工具,版本更新较快,最新的5.5版修正了原先版本中不能自动最佳优化CPU的Bug。目前网上比较流行的CPUIdle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正式的完整版,压缩后大约1M多一点,一个是Small版,大约400K左右,少了一些监视功能,但同样能够对CPU进行降温。CPUIdle可放在“启动”组中自动调入,但会占用1%-2%的系统资源。CPUIdle的启动界面十分清爽,乍一看去,有点像EasyCD的界面,完全的图型化,给人一种平易近人的感觉。进入操作界面后,窗口显示区有四个选项,分别是About、CPUInfo、Greetings、和Star-tup。打开CPUInfo选项,你可以看到CPU的全部资料和启用HLT的情况。Startup是设定每次启动CPUIdle的设置,没什么可说的,打勾你总会吧。

据作者自己在网上讲,使用CPUIdle可以降低CPU的温度5—10℃左右。这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不管CPU的工作是否繁忙,其功耗都应该基本相同,而CPUIdle正是利用在CPU相对空闲的时候,以外力促其稍事调整,从而降低功耗,减少发热。不过,它也有自己的弱点,那就是由于利用的是HLT指令,如果系统一旦繁忙起来,那就不顶用了。因此,CPUIdle只是在CPU相对空闲的时候才会起到比较明显的作用。

CPUKiller2.0

这是一款共享软件,解开压缩包后的体积比较苗条,仅592KB,算是一个轻量级的选手了。从严格意义讲,CPUKiller2.0并不是一款真正的CPU降温软件,为什么呢?因为它并不是利用程序控制CPU降温,而是让你的CPU降速!如果你的CPU已经升级到了较快的PentiumⅡMMX,而导致由于CPU太快而使得其它一些较老版本的程序或游戏不能使用时,可以在使用该程序或游戏前先执行此程序,当然,降速带来的好处就是CPU温度的下降了。

CPUKiller2.0的使用方法很简单,启动CPUKiller后,你会在屏幕上看到一块PⅡ、PⅢ模样的标识。CPUKiller的主界面并不复杂,你可能一眼就看见了屏幕右边的“START”启动键,不错,按下它吧。在“START”的下边还有一个红色的小箭头,中间是一个横拉式调节框。拉动调节框到你想要调节的CPU的(这时可以比较明显地感觉到系统的在变慢)。点击小箭头,这里边可以“Add”或“Remove”想加入或删除的程序项,选择确定后就可以了,极为可视化,其它的就不用再多说了吧。

Rain

知道Waterfall吗?不知道,没关系,在介绍它之前,先为你介绍一个由Waterfall的作者推出的另一个同类型软件,虽然在一些附加功能方面暂时比不上Waterfall,但操作极为简便,占用的系统资源也很少,但降温效果却毫不含糊。不信?解压缩后仅有261KB,够小的吧。安装完成后,启动的界面也比较朴素,设置趋于“傻瓜化”,你只要在安装时把它加入启动菜单就万事大吉了。以后每次在开机启动时,系统就会自动加载Rain,它可以自动优化你的CPU温度,降温也不用再进行什么设置了。不过,怎么说呢,总还是觉得有点不放心,于是我还是安装了WaterfallPro。

WaterfallPro

Waterfall可是一款老牌的CPU降温软件了,早在一年前,作为降温软件先驱的它就已经在很多媒体上公开露过面。今天我们要向你介绍的是Waterfall的下一个版本WaterfallPro,作为Waterfall的系列作品之一,除了提供在CPU降温方面的方便之外,甚至还加入了系统效能监视等附加功能。我手里的WaterfallPro是最新的2.1版,全部安装后仅1M多一点,功能强大却又小巧玲珑。启动后的“瀑布”标志让人一看难忘,缩小图标放于启动条上就像真的“瀑布”一样。新版的WaterfallPro提供了三大功能:CPU温度管理、效能监视功能和系统最佳化。其独特的CPUThrottle(温度调节器)在CPU温度管理方面,除了具备和老牌劲旅Rain同等级的降温效率以外,通过独特的CPUThrottle设计,玩家可以自行设定警戒温度的高低、时间的长短等附加条件值。预设这些的好处是,一旦CPU温度达到警戒值或持续一段时间,整个CPU都处于负担很大的压力下,CPU的效能开始降低的时候,WaterfallPro就会自动“强迫”降低系统的负担,于是CPU的温度也就降低了。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它的具体用法。对于这种小工具来说,用法比较简单。启动WaterfallPro后,程序会自动驻留后台。用鼠标双击Systray上的Waterfall图标就会出现WaterfallPro的程序窗口,如果资源监视器上的数字出现比较明显地跳动则说明WaterfallPro已经在机器上生效了。打开Option选项,启动“Setup”就可以进行设置,在设置项目中,你要根据操作步骤提示依次选取CPU类型、主板类型、系统标准等若干项目,全面确定且确认即可。这时WaterfallPro会重新启动,并按照设置狂降CPU的温度。据作者自己称,WaterfallPro可以消除CPU中所产生的30%-70%的热能。该程序目前全面支持市场上流行的各种CPU(Cyrix芯片在这个最新的版本中也可以支持了),占用CPU资源极少,与同类的著名软件CPUIdle比较,有着小巧玲珑、功能更强的特点。

SoftCooler

MSI(微星公司)公司出品的CPU降温软件,目前介绍的是第二代软件,它不仅能够识别AMD、Cyrix、Intel等不同品牌的CPU,还可以针对不同的CPU进行优化降温,让CPU时刻处在Normal状态,不再发烧。但更为主要的是它是一个真正傻瓜型的软件,只要你安装之后就不需要过多的关照,所有的任务都交给它来处理,让你的CPU时刻处在正常运行状态,不再“发烧”。

SoftCoolerⅡ全部安装后不到700K。图标作得很有创意:人性化的CPU。操作界面十分简单,不需要做什么调整。

启动后,SoftCoolerⅡ可以自动缩小至后台并对CPU进行降温。运行之后会发现在右下角的系统图标栏中有一个绿色的小图标,这说明SoftCoolerII已经运行在后台了。显示界面是可视化的,执行SoftCoolerⅡ,在状态栏中会出现一个Icon。在Icon上右击鼠标,即在任务栏上用右键点击Properties项,弹出的ProceeorInformation对话框。同时在其下面有三条信息框:Currentidle(CPU当前空余)、Totalidle(总空余)、TotalidleTime[h:m:s](总共空余时间)等等一目了然。在界面的最底端,可以看到跳跃不止的绿字。

从这里可以知道相应主板和CPU的型号、CPU的制造厂家和序列号,以及CPU的核心电压、外部时钟、运行频率等关于CPU的详细参数,而下部还提供了CPU的空闲百分比。

通过软件的方法降温,对于CPU是比较仁慈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比硬件降温更好。大家有兴趣的就去试试看吧!

如何降低CUP使用率?而且机子老是自动关机、怎么样可以改善?

CPU在一台电脑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有一颗高的“芯”可能是每个发烧友梦寐以求的事情。其实就算你的“芯”不够强劲,通过优化是完全可以达到“奔腾”的效果的,怎么不相信?那么不妨一试啊!

一.BIOS 优化

BIOS即Basic Input/OutputSystem,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它是一台电脑正常工作的第一步。漫漫征程还是让在BIOS上做好充分的准备吧!

打开CPU的后备部队——Cache

Cache对于CPU来说非常重要,它们是处理器和内存等数据交换的高速缓冲地带,可以对使用过的数据和指令进行有选择的保留,以便以后直接调用,这样将大大提高系统的。其实缓存的重要性举个例子就可以明白了,为什么现在P4的性能回比赛扬4高那么多?都是同样的核心为什么性能却不一样,很简单差别就在二级缓存上,也就是L2Cache上。所以打开缓存可以让系统更快。一般的主板的这些选项在目前都是默认打开的,不过在一些老的主板上却不一定打开了。我们可以在BIOS里边选择“AdvancedChipestFeatures"里边打开CPUL1/L2Cache。

如果Cache损坏的话,那还是别将次打开因为打开后系统反而会变的不稳定。当然如果关闭整个系统将非常的慢哦!

二.系统中的优化

虽然在bios中打开了二级缓存等,但是在系统中,操作系统并不一定就能很好的识别L2Cache的容量,对于AMD 的CPU这一点尤其的严重,那么怎么办呢?这就需要我们在操作系统中手动,或者通过软件来修改L2Cache的数据。那么具体怎么做呢?

在”开始“中选择“运行”然后输入“regedit”如果是在win2000 /xp下还可以输入“regedt32”然后回车,打开注册表修改器,寻找以下路径“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essionmanager\memoryManagement”然后在右边的窗口找到”SecondlevelDataCache",然后修改DWORD值,为了方便先选为十进制。然后输入对应的l2Cache的十进制数值,比如256。对于现在的一些CPU其对应的二级缓存可以很方便的在网上查到,小生在此不再多言。

如果采用软件修改,目前比较常用的有“优化大师”和“超级兔子”安装后按照提示就可以修改好数值。在优化大师中选“系统性能优化“然后选“文件系统优化“这时候就有二级缓存的调节,如图

在超级兔子中启动超级兔子魔法设置然后选择“硬盘与光驱“进入硬盘选项,就可以找到二级缓存的调节选项。如图。

三.超频你的CPU

CPU由于制作工艺等差别,一般都可以超频,或多或少而已。那么怎么超频CPU呢?下面我简单的介绍一下,

目前CPU的频率是如何的来的呢?相信大家都很了解了,就是频率=外频×倍频。根据这个公式就可以简单的算出。也由此产生了两种超频方法,即超外频和超倍频。

目前的主流CPU有两家:Intel的和AMD的。

1、Intel,CPU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它生产的CPU始终占有相当大的市场。

2、AMD,CPU厂商中的后起之秀,也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

目前市场上的CPU,Intel的P4,C4系列以及C3都是锁定倍频的,那么对于这种CPU我们采取的超频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超外频。对于AMD目前市场上0.13微米工艺制成的Athlonxp则是没有所动倍频的,而其以往的CPU也是锁定倍频的。

硬件超频

提升CPU倍频:

此法目前仅适合K62和Duron以及Tbird的CPU,和最新的0.13微米工艺的AthlonXP,如果是Duron和Tbird还要用铅笔来破解倍频,很多文章有介绍,这里不再赘述。超倍频需要主板支持修改倍频,选购主板的时候要十分注意。

提升CPU外频:

提升外频可以带来系统性能的大幅度提升,对于PIII,目前的一般都是100外频,只有超到133左右,PIV处理器最高外频已经达到了200,不过相对来说100和133的外频超频能力较大。在散热优良而还可以加电压的时候,甚至可到150。但在这时,需要您的电脑的内存、显卡可以工作在如此之高的频率之下。因此相对来说,100外频的PIII处理器,是超外频比较理想的CPU。此法跟提升CPU倍频的方法一起用,效果最好。当然,这需要您的主板支持外频的调节,有的主板支持逐兆调节,就是专门为了超外频而设计的。

软件超频:

软件超频是利用超频软件来进行的,例如技嘉的主板,就有可以软件超频的型号。这些软件超频的例子会在以后的文章中介绍。另外一些第三方软件也可以很好的超频,不过据小生所知,超频软件只是支持修改外频,比较出名的如:SoftFSB.下面详细介绍一下SoftFSB的使用。下面介绍一下主要的超频软件的用法:

l.SoftFSB

首先,下载和安装最新版本的软件,这些就不用我多说了。

SoftFSB不需要额外的安装步骤,只要配置文件和程序文件在同一个目录下便可运行。生成的13个文件中包括有四种语言的说明文档,我们在使用SoftFSB之前最好阅读一下说明,以便了解一些注意事项。

一般用法

双击解压生成的SoftFSB.exe,便可启动SoftFSB。多数系统状态(温度)监测软件也要使用SMBus,在运行SoftFSB之前最好将这些软件退出,以免出现冲突。

SoftFSB的主界面,是一个相当简洁的对话框,其下方显示有CPU当前的内部频率。上方的TargetMainboard用于选择主板的类型,SoftFSB1.7支持近90种型号的主板,其中包括Abit、Asus、EPoX、Intel、MSI、SOYO等数十家著名主板制造商的产品。如果知道自己主板的型号,并且它被列在下拉列表框中,就选中它。

如果你的主板没有出现在上面的下拉列表框中,就要打开机箱,从主板上找到时钟发生器(通常是一块48脚或56脚的芯片,位置靠近CPU或内存)并记下芯片的型号(例如某块主板的时钟芯片是ICS9250BF-08),然后选中SoftFSB的TargetClockgenerator,并从其右边的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正确的时钟芯片类型(例如ICS9250BF-08应选择ICS9250xx-08)。SoftFSB支持的时钟芯片类型也达70多种。

选择好正确的主板或时钟芯片后,单击GetFSB按钮,SoftFSB便能读出当前的FSB频率及对应的PCI总线频率。对话框内的SetFSB和TaskTray按钮也都变成了有效状态。滑动条被分成了多个刻度,每个刻度表示该主板可以设置的一种FSB频率。有的主板甚至支持十几种频率,其中少数频率在主板说明书中都找不到,也无法通过跳线或BIOS设置得到,这便是使用SoftFSB的意外收获。

现在我们可以拖动滑动块将FSB频率调高一级,例如从100MHz调到133MHz,然后按下SetFSB,只需极短暂的停顿,SoftFSB就把FSB频率设置成我们想要的值了,并在下方显示出CPU当前的内部频率了。接下来我们可以继续把FSB频率调到166MHz甚至更高。要记住最好每次只调高一级。让硬件有个适应过程,而不要一次调高几级。在设置成功之后先运行一些常用的软件,感觉都很正常之后才调到更高一级。如果发现非法操作出现的次数比平时多,那么说明系统在目前的FSB频率下已不太稳定,继续调高意义不大了。

如果在按下SetFSB后,系统出现黑屏死机或显示出蓝底白字的报警信息,则说明系统在此FSB频率下无法工作,这时只须重启机器,系统又会回到最初的FSB频率。在极少数特殊情况下,如果把频率调得过高,系统在重启时可能会出现黑屏,此时需要清除CMOS中的信息,方可让系统恢复正常。

找出系统能稳定工作的最高FSB频率后,我们可以让SoftFSB在每次运行时自动设置该频率,方法是按TaskTray,在所示的对话框中设置AutoStart的频率为目标FSB频率,并选中Enablesetting。如果还想让SoftFSB在退出时又把频率切换回正常值,那么可在AutoExit中设置正常值,并选中Enablesetting。EnableTaskTray的作用是指定SoftFSB在下次启动时不显示主窗口,而是在任务栏的通知区域内加入一个小图标,用鼠标右键单击该图标后,会显示出菜单,我们可以从中直接切换FSB频率

高级选项

SoftFSB还提供有几个高级选项,其中OldAccesscontrol指定使用老的访问时钟芯片的方法。由于1.7版引入了新的访问方法,如果某些主板在1.6版下能更改FSB频率,而在1.7版下不能,就应选择这个选项。

Option用于设置访问时钟芯片的一些具体选项,包括芯片是否可读,是否是AOpen的主板等等。如果我们在超频时选择的是SoftFSB预设的主板类型,那么不要修改这里的选项。如果我们选择的是时钟芯片类型,并且不能正确获得或设置FSB频率,那么可以试着更改这里的选项。这五个选项看起来有很多种组合,但在实用中通常只有6种可能。因为ReadBack等左边的三个复选框有一定的互斥性,而Checkcounter通常选0或1,DatabyteModification固定为0,所以我们只须试验6种组合。

SoftFSB1.7的File菜单中还提供了编辑主板类型和时钟芯片类型的对话框,其中第二个对话框涉及到时钟芯片的很多具体参数,不是普通用户所能了解的,因此大家不要使用它。至于编辑主板类型的对话框,如果你的主板不在SoftFSB预设的列表之中,但SoftFSB支持该主板使用的时钟芯片,那么可以利用这个对话框为你的主板建立一个条目,访问参数设置成超频成功时的值。

一些注意事项:

为了安全有效地使用SoftFSB来实现软超频,大家要注意以下事项:

1)某些型号的主板有不同的版本,例如华硕的P2B有1.0和1.1版之分。由于不同版本的主板可能使用了不同的时钟芯片,因此在使用SoftFSB之前最好了解清楚主板的型号及版本号。

2)一些朋友在使用SoftFSB时,先选择一次主板的型号,再选择一次时钟芯片,然后才超频。其实主板与时钟芯片两者只需选其一。如果主板在SoftFSB预设的列表之中,最好选主板类型,此时若再选一次时钟芯片,反而有可能把SoftFSB预设的参数值冲掉,导致不能正常访问时钟芯片。

3)如果主板使用的时钟芯片不被SoftFSB支持,那么很有可能是该芯片不能通过软件来调整频率,也就是说不能用SoftFSB来超频。这些主板通常型号较老,或者是一些品牌机的OEM主板。SoftFSB在说明文件SoftFSBe.htm中分别给出了支持和不支持的时钟芯片。

4)AOpen的主板使用了与众不同的控制方法,SoftFSB不能读出当前的FSB频率,并且在超频时,要确保在Option中选中了UsingAOpenM/B。

5)有的朋友把SoftFSB放到Windows的启动组中,让Windows在启动时自动运行它。笔者不推荐这种做法,原因是SoftFSB在更改FSB频率的同时也更改了PCI总线的频率,而Windows在启动时对硬盘的读写操作相当频繁,如果在此时更改频率,有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因此最好在启动完成并且硬盘停止读写之后手工运行SoftFSB。

6)与普通超频方法一样,使用SoftFSB能否超到更高的频率取决于硬件系统的稳定性,如果配合更好的降温措施,选用质量性能好的内存和硬盘等设备,那么超频成功的概率是能大大提高。

2.微星的FuzzyLogic

微星好像是第一家将超频软件应用在其主板上的厂商,不过目前这款软件只能用在微星的i820主板和6163-Master主板上,6163Pro和6309都没法用。FuzzyLogic的界面做得相当漂亮,就像一个悬浮在桌面上的方向盘,相当前卫。这款软件全部是图形化的界面,初一看,感觉好像找不到方向,再细看,发现可调选项并不多。一共有8个键可按,其中只有两项和超频有关。Min键是将其缩至任务栏上的键,Exit键是退出,L1键是显示CPU的L1级缓存,L2键是显示CPU的L2级缓存,CPU键是显示CPU的相关信息,About键是显示版本信息,剩下的Auto键和Go键才是和超频相关的。FuzzyLogic是自动超频程序,连设置都不可用,运行这个程序就可以了。它会自动侦测(Auto)、反复测试出你的系统可以超频且稳定、正常工作的上限,然后按一下Go键,让不会(不敢)超频、但又想让计算机跑快一点的初学者,也能享受超频的快感。因此像FuzzyLogic这样的傻瓜超频软件很适合初学者使用,但似乎缺少了手动调整的乐趣。

微星新的i815EPro(采用i815E芯片)主板还将FuzzyLogic自动超频软件进行改进,推出了FuzzyⅡ,除了界面更酷,功能更全外,还将系统硬件监控的功能也集成到了其中,喜爱超频的用户这下可好好超一下了。

3.技嘉的EasyTuneⅢ

技嘉在其最新的i815系列芯片的主板中推出这款超频软件——EasyTuneⅢ。EasyTuneⅢ打开后,样子也是怪怪的,它有两种模式,一是EasyMode(简单模式),一个是AdvanceMode(高级模式)。在EasyMode下,当你按了Default后,EasyTuneⅢ将自动侦测出最合适的频率,设置完毕,一切便极其的傻瓜化。

在AdvanceMode下,你将有更多的手动调节选项,你可以自定义外频,一频一频的调节,然后键GO键,死不死机,就要看你的CPU耐不耐超了。

4.BP6SFB

闲来无事,又在网上转了转,找到了一款专用超频软件,叫做BP6SFB,是国外的一些发烧友专门为升技的BP6主板制作的BP6专用版的“SoftSFB”,相当迷你化,当然也只支持升技的BP6主板,功能也不多,但是该有的功能也都有了。

如果你有兴趣,也可网去找找自己的主板,有没有人专门为其制作超频程序呢?

5、CPUBoost

这款软件的名声没有SoftSFB大,我也是费了一番劲在一大堆的软件中将其找了出来,下载的体积也不太大,122KB。

用WinZip解压后,就可以直接使用了,CPUBoost的图标是一只黄色的小蟹,让人联想起Realtek的产品来,它们也用的是一只类似的小蟹做为商标。不知两者之间有无关联。

不过相当的可惜,这款软件似乎长时间地没有升级了,目前的版本是1.03,无法识别出我这里升技BP6、微星6163Pro主板和梅捷SY6BA+的时钟芯片,于是它强行将一款时钟芯片套用到我的升技BP6、微星6163Pro和梅捷SY6BA+上,进入软件后,所有选项是虚的,无法进行设置。

在这一点上,CPUBoost做的就比SoftSFB要差多了,假如SoftSFB无法识别某款时钟芯片或主板,至少还有机会去网上下载数据包更新,或是自己作者一个数据包,而CPUBoost却一点机会也没给我们,干脆就不能使用。这款软件也没有Readme或是Help文件,让人很迷惑。

由于没能用起来,所以也不太好评判这款软件的性能。但从其菜单设置上来看,比SoftSFB简单,也是通过拉杆的方式来进行超频,其核心和SoftSFB一样,也是通过对时钟发生芯片的操作,来达到超频的目的。

对于超频不成功可以进行一些辅助的方法来增加超频的成功率,如:

增加电压:

增加电压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建议不采用,如确实需要增加电压来增加超频后的稳定性,则要一点一点的加,并监视温度以策安全。对于Intel的CPU,稍微加一些电压效果是明显的;对于AMD的CPU,可以多加一些电压。这里要提到的是主板要支持更改电压,否则超频余地不会太大。如果是需要转接卡的话,要注意选择或更换可以调节电压的转接卡为上策。

当然CPU超频使用后,发热量会大大增加,这个时候使用优良的散热器,对于超频是很有帮助的。

一般的来说,超频CPU只要按照的步骤,应该可以做到超频成功的,至于超频的幅度,就取决于您的机器的各个配件的质量了,值得注意的是:超频会缩短CPU的寿命,如果您想让现在的机器能使用个十年八年的,还是不要超频为好。不过现在电脑的更新换代实是快,过分的小心也是没有必要的。

四.降温

既然CPU超频了,那么温度肯定会是大家头疼的问题,那么怎么加强CPU的散热呢?当然我们可以通过更换更好的散热器,等硬件方案,在这里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有关软件降温的解决方案。

常用的降温软件很多,用不胜枚举可能一点都不过分,比较出名的有:CPUIdle、CPUKiller、Rain、WaterfallPro,softcoolerII。

下面小生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主要的降温软件:

CPUIdle

CPUIdle(在DOS环境下它叫做DosIdle)是一款德国人制作的CPU降温软件,它是通过在CPU空闲时发布HLT指令使CPU降温的工具,版本更新较快,最新的5.5版修正了原先版本中不能自动最佳优化CPU的Bug。目前网上比较流行的CPUIdle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正式的完整版,压缩后大约1M多一点,一个是Small版,大约400K左右,少了一些监视功能,但同样能够对CPU进行降温。CPUIdle可放在“启动”组中自动调入,但会占用1%-2%的系统资源。CPUIdle的启动界面十分清爽,乍一看去,有点像EasyCD的界面,完全的图型化,给人一种平易近人的感觉。进入操作界面后,窗口显示区有四个选项,分别是About、CPUInfo、Greetings、和Star-tup。打开CPUInfo选项,你可以看到CPU的全部资料和启用HLT的情况。Startup是设定每次启动CPUIdle的设置,没什么可说的,打勾你总会吧。

据作者自己在网上讲,使用CPUIdle可以降低CPU的温度5—10℃左右。这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不管CPU的工作是否繁忙,其功耗都应该基本相同,而CPUIdle正是利用在CPU相对空闲的时候,以外力促其稍事调整,从而降低功耗,减少发热。不过,它也有自己的弱点,那就是由于利用的是HLT指令,如果系统一旦繁忙起来,那就不顶用了。因此,CPUIdle只是在CPU相对空闲的时候才会起到比较明显的作用。

CPUKiller2.0

这是一款共享软件,解开压缩包后的体积比较苗条,仅592KB,算是一个轻量级的选手了。从严格意义讲,CPUKiller2.0并不是一款真正的CPU降温软件,为什么呢?因为它并不是利用程序控制CPU降温,而是让你的CPU降速!如果你的CPU已经升级到了较快的PentiumⅡMMX,而导致由于CPU太快而使得其它一些较老版本的程序或游戏不能使用时,可以在使用该程序或游戏前先执行此程序,当然,降速带来的好处就是CPU温度的下降了。

CPUKiller2.0的使用方法很简单,启动CPUKiller后,你会在屏幕上看到一块PⅡ、PⅢ模样的标识。CPUKiller的主界面并不复杂,你可能一眼就看见了屏幕右边的“START”启动键,不错,按下它吧。在“START”的下边还有一个红色的小箭头,中间是一个横拉式调节框。拉动调节框到你想要调节的CPU的(这时可以比较明显地感觉到系统的在变慢)。点击小箭头,这里边可以“Add”或“Remove”想加入或删除的程序项,选择确定后就可以了,极为可视化,其它的就不用再多说了吧。

Rain

知道Waterfall吗?不知道,没关系,在介绍它之前,先为你介绍一个由Waterfall的作者推出的另一个同类型软件,虽然在一些附加功能方面暂时比不上Waterfall,但操作极为简便,占用的系统资源也很少,但降温效果却毫不含糊。不信?解压缩后仅有261KB,够小的吧。安装完成后,启动的界面也比较朴素,设置趋于“傻瓜化”,你只要在安装时把它加入启动菜单就万事大吉了。以后每次在开机启动时,系统就会自动加载Rain,它可以自动优化你的CPU温度,降温也不用再进行什么设置了。不过,怎么说呢,总还是觉得有点不放心,于是我还是安装了WaterfallPro。

WaterfallPro

Waterfall可是一款老牌的CPU降温软件了,早在一年前,作为降温软件先驱的它就已经在很多媒体上公开露过面。今天我们要向你介绍的是Waterfall的下一个版本WaterfallPro,作为Waterfall的系列作品之一,除了提供在CPU降温方面的方便之外,甚至还加入了系统效能监视等附加功能。我手里的WaterfallPro是最新的2.1版,全部安装后仅1M多一点,功能强大却又小巧玲珑。启动后的“瀑布”标志让人一看难忘,缩小图标放于启动条上就像真的“瀑布”一样。新版的WaterfallPro提供了三大功能:CPU温度管理、效能监视功能和系统最佳化。其独特的CPUThrottle(温度调节器)在CPU温度管理方面,除了具备和老牌劲旅Rain同等级的降温效率以外,通过独特的CPUThrottle设计,玩家可以自行设定警戒温度的高低、时间的长短等附加条件值。预设这些的好处是,一旦CPU温度达到警戒值或持续一段时间,整个CPU都处于负担很大的压力下,CPU的效能开始降低的时候,WaterfallPro就会自动“强迫”降低系统的负担,于是CPU的温度也就降低了。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它的具体用法。对于这种小工具来说,用法比较简单。启动WaterfallPro后,程序会自动驻留后台。用鼠标双击Systray上的Waterfall图标就会出现WaterfallPro的程序窗口,如果资源监视器上的数字出现比较明显地跳动则说明WaterfallPro已经在机器上生效了。打开Option选项,启动“Setup”就可以进行设置,在设置项目中,你要根据操作步骤提示依次选取CPU类型、主板类型、系统标准等若干项目,全面确定且确认即可。这时WaterfallPro会重新启动,并按照设置狂降CPU的温度。据作者自己称,WaterfallPro可以消除CPU中所产生的30%-70%的热能。该程序目前全面支持市场上流行的各种CPU(Cyrix芯片在这个最新的版本中也可以支持了),占用CPU资源极少,与同类的著名软件CPUIdle比较,有着小巧玲珑、功能更强的特点。

SoftCooler

MSI(微星公司)公司出品的CPU降温软件,目前介绍的是第二代软件,它不仅能够识别AMD、Cyrix、Intel等不同品牌的CPU,还可以针对不同的CPU进行优化降温,让CPU时刻处在Normal状态,不再发烧。但更为主要的是它是一个真正傻瓜型的软件,只要你安装之后就不需要过多的关照,所有的任务都交给它来处理,让你的CPU时刻处在正常运行状态,不再“发烧”。

SoftCoolerⅡ全部安装后不到700K。图标作得很有创意:人性化的CPU。操作界面十分简单,不需要做什么调整。

启动后,SoftCoolerⅡ可以自动缩小至后台并对CPU进行降温。运行之后会发现在右下角的系统图标栏中有一个绿色的小图标,这说明SoftCoolerII已经运行在后台了。显示界面是可视化的,执行SoftCoolerⅡ,在状态栏中会出现一个Icon。在Icon上右击鼠标,即在任务栏上用右键点击Properties项,弹出的ProceeorInformation对话框。同时在其下面有三条信息框:Currentidle(CPU当前空余)、Totalidle(总空余)、TotalidleTime[h:m:s](总共空余时间)等等一目了然。在界面的最底端,可以看到跳跃不止的绿字。

从这里可以知道相应主板和CPU的型号、CPU的制造厂家和序列号,以及CPU的核心电压、外部时钟、运行频率等关于CPU的详细参数,而下部还提供了CPU的空闲百分比。

通过软件的方法降温,对于CPU是比较仁慈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比硬件降温更好。大家有兴趣的就去试试看吧!

windows的同步管理器使用方法

系统“同步”你用好了吗

Windows中的“同步管理器”可以把保存在计算机中的脱机网页文件与网络中相应的网页内容进行比较并自动更新,使两者始终保持—致,并可让同一局域网内的不同计算机中的数据文件同步更新,还可以使计算机的系统时钟与Internet时间服务器的时钟保持—致。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同步管理器”的这些应用。

一、脱机网页的同步

打开“我的电脑”,在工具栏中选择“文件夹选项”,其中就有对脱机文件的具体设置。为了能够使脱机网页在登录或注销计算机、计算机闲置状态时自动保持与网络同步,就要在“同步设置”对话框的“登录/注销”选项卡中选择需要同步的脱机网页,并勾选“登录计算机时”、“从计算机注销时”两个复选框。这样就能使该脱机网页在登录或注销计算机时保持网页的同步状态。

二、文件夹的同步

如果你经常要在两台计算机之间或者使用移动存储设备来传输文件,那么,使用“同步+公文包”组合方式将会是最佳途径。因为“公文包”能自动将主计算机上的文件更新为修改后的版本,而不必将修改后的文件移出“公文包”或者删除主计算机中现有的副本文件;而“同步”将使所有这些步骤显得更为简单。

三、时间的同步

无论你如何调整,计算机的时间总会在—段时间后与标准时间“差之毫厘”,甚至“谬以千里”。但是,如果你启用了“时间同步”功能,那么你的计算机系统时间就始终能与Internet时间服务器保持同步。双击“任务栏”中的时间图标以打开“日期和时间属性”对话框,切换到“Internet时间”选项卡,勾选“自动与Internet时间服务器同步”复选框,并在“服务器”列表中选择“时间服务器”,再点击“立即更新”按钮即可使本机时间与Internet时间服务器时钟保持一致。

采集卡安装死机

故障现象:一台P4 1.8GHz处理器,主板采用i845PE芯片组的电脑配备了影音大师采集卡。这台电脑平时只用来做一些视频处理工作。从买来就有开机不能正常启动的问题,每次Windows 2000进度条到70%时就死机,重启几次都是如此。

分析解决:按照常规解决的方法。先杀毒,用瑞星杀毒软件杀掉了几十个病毒,本以为问题就这样解决了,但没想到重启后,故障依旧。使用Windows 2000安装光盘修复系统,仍然不能解决问题。一不做二不休,重装系统。很快新系统装好了,装好显卡、声卡、主板驱动,一切正常。然后安装采集卡驱动以及一些相关的软件。这一切安装都很正常,本以为这样问题应该能解决了,结果重新启动后又是进度条到70%死机。因为是在装了采集卡驱动和其他一些软件后出现的故障,怀疑是软件或采集卡驱动之间出现了冲突导致系统不能正常启动。

进入安全模式,也没有将问题解决,只好再次选择重新安装系统,这次系统装完后,我每装一个驱动就重新启动一次,直到装完采集卡驱动的时候,电脑出现了死机故障。终于被我找到故障的原因,是采集卡驱动出现了问题,导致系统启动死机。

找到问题所在,解决起来就要容易许多。我把采集卡更换了一个PCI插槽,安装驱动后系统能正常启动。进入系统后安装采集卡驱动程序,再重新启动好几次都能进入,采集卡也能正常使用。

笔记本电脑性能优化技巧

一、BIOS的优化设置

和普通台式机一样,笔记本电脑的BIOS设置优化是最基本的优化方法,合理设置本本的BIOS,能够加快开机,提高内存、CPU、硬盘及显示系统的工作效率,而不同品牌的笔记本电脑的BIOS设置方法也大同小异。一般而言,在BIOS设置中有一个“QuietBoot”选项,这是设置开机画面和开机硬件检测等用的。和台式机一样,默认情况下笔记本电脑开机时首先检测处理器和内存、硬盘等,其中还包括开机画面的显示,而这些工作有时没有必要进行,因此把“QuietBoot”一项设置为“Enabled”,这样就不会显示开机画面及进行硬件检测等步骤了,自然可以大大提高开机启动。

目前笔记本电脑的软驱基本上被淘汰出局了,如果你没有使用软驱,又在BIOS里打开了软驱端口,那么每次启动笔记本电脑时都会对软驱进行搜索,这样就减慢了开机。我们可以在BIOS中将软驱设置为“None”或“Disabled”(关闭),同时把第一项开机引导设备设置为“HardDrive”,这样不但加快了开机,同时还减少了噪音。

一般来说,在大部分笔记本电脑的BIOS设置里都有一项“SystemDevices”(系统设备)或“Advanced”(高级)选项,在这里可以设置CPU、显卡、内存、硬盘等性能参数。有的笔记本电脑的BIOS中有“DMAChannel”和“VGAFrameBufferSize”两个选项,第一项用于打开IDE设备的DMA传输模式,打开后磁盘性能可以提高很多,而第二个则用来设置显卡的显存大小。对于集成显卡来说,要注意设置技巧,比如集成显卡的显存大小范围为16MB'64MB,则尽量把这个数字设置在64MB以内(如32MB),如果设置得太高,而总内存容量却很小(如只有128MB),那么在某些图形软件或游戏动画的渲染中,很有可能出现内存不足导致整体性能大幅度降低。如果使用独立显卡,在“Advanced”选项中会有“DisplayExpansionSupport”这个选项,把这个选项设成“Disabled”(关闭)后,在分辨率小于1024×768及DOS界面下,会自动缩小画面以保持最佳显示效果。

另外,我们还要把CPU的L2Cache(二级高速缓存)打开,这样有助于CPU的性能发挥,有的笔记本电脑还集成了LAN、Modem、IEEE1394等接口,平时如果不使用这些接口时,最好在BIOS中把这些接口屏蔽掉。

二、CPU的优化使用

我们可以用Powertweak软件来优化本本的CPU和芯片组(下载地址为),Powertweak支持大多数的处理器和芯片组,内置四种最佳化设定功能,可以自行设定要最优化的硬件。运行该软件后点“选项”进行参数设定,然后点“最优化”即可对CPU进行优化。

如果你是发烧友,也可以对本本的CPU适当超频,当然,笔记本电脑不可能像台式机那样进行“硬”超频。不过我们可以使用SoftFSB这个软件(下载地址为)对本本的CPU进行“软”超频,只要你知道本本的主板型号,通过一定的设置,直接在Windows下调节系统外频就可以超频,而且非常方便安全,即使超频失败,只需要重新开机即可恢复默认的外频。

优化与超频都可以提高CPU的性能,但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CPU的功耗,尽管最新的移动CPU功耗很低,但发热量增加是难免的,因此需要适当考虑降温措施。但是笔记本电脑不方便通过硬件措施来改善散热条件,所以通过软件降温是最为明智的,如果使用的是Win98/WinMe系统,推荐使用WaterfallPro降温软件,该软件安装后会自动启动降温功能,也可以利用新的HTL(节流阀)技术进行降温,缺点是该软件不支持Win2000/WinXP。而CPUIdle降温软件可在所有的Windows系统下使用,它的下载地址是,该软件运行后会自动对CPU进行降温,并且在CPU信息选项可以看到CPU的全部资料。

WinXP崩溃后的救命稻草

原位升级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能还是个陌生的概念,但覆盖安装相信大家都知道。在Windows98出现严重问题需要重装系统时,为了避免格式化破坏系统中已经安装的软件和数据,我们通常会使用直接覆盖安装的方式。

其实在WindowsXP中也有类似覆盖安装的功能,它被称为原位升级,又称修复安装,同样可以在不丢失系统已有数据的情况下重装系统,解决许多严重的系统问题。

一、原位升级的方法与实例

WindowsXP的原位升级使用比Windows98的覆盖安装要麻烦一些,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例来看看具体操作方法。

故障现象:一菜鸟好友打来电话,说WindowsXP系统无法启动了,匆忙赶去,发现每次刚启动到滚动条界面即自动重启,问其详情,说是昨天安装卸载了许多软件,中间一直没有重启。今天开机就出现了这个现象。推断可能是由于安装卸载软件时破坏了系统,使用最近一次正确配置无法正常启动,尝试安全模式也无法进入,看来只有重装系统了。

不过朋友说系统分区中有重要数据还没备份,于是就尝试了一下原位升级,非常顺利地解决了问题。

具体步骤:首先使用WindowsXP安装光盘启动电脑,根据提示按“Enter”键开始安装WindowsXP,然后按F8键接受安装协议,这时安装程序会检测到系统中已经安装有WindowsXP,并给出提示,这时按下R键选择修复安装即可,剩下的步骤就和正常安装WindowsXP完全一样了。不过在采用原位升级修复WindowsXP之后,需要重新激活WindowsXP,这一点请注意。

如果你的电脑安装有双系统,还可以在其他能够正常使用的操作系统中对WindowsXP进行原位升级,方法是把WindowsXP安装光盘放入光驱,在“欢迎使用Windows安装程序”的界面中,单击“安装类型”下拉框选择“升级(推荐)”选项,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继续正常安装即可。

二、原位升级适合医治的“病例”

原位升级并不是“包治百病”,它有适合的应用,除了上面我们看到的实例外,如果你遇到下面的这些问题,也可以通过原位升级来解决:

无法以安全模式启动WindowsXP的问题。

由最近安装的系统更新(WindowsUpdate、修复程序、WindowsXPServicePack或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更新)引起的,而且无法以任何其他方式解决此问题。最典型的情况就是由于一些用户使用了破解版的WindowsXP,自动更新后无法使用。

通过使用其他工具(例如“系统还原”)不能解决的注册表问题。

系统文件的一些属性改变,而我们想恢复到最初始的状态,需要给安装的WindowsXP系统应用默认的(文件和注册表)权限。

需要使用Windows安装程序来再次查找即插即用设备。

三、原位升级安装时的注意事项

WindowsXP的原位安装并不像Windows98那样覆盖一下就可以,它会对系统进行很多改动,所以在使用原位安装之前,我们要先确定是否应该使用原位安装。

1.如果你的WindowsXP是品牌机预装的,并且在WindowsSystem32文件夹中存在“Undo_guimode.txt”文件,那么在使用原位升级安装时可能会出现丢失开始菜单快捷方式、启动组数据以及共享文档数据的问题,这时需要先删除“Undo_guimode.txt”文件后再执行原位升级,以避免数据丢失。

2.用原位升级安装修复WindowsXP后,虽然应用软件无须重装,但很多系统的设置都被恢复到默认状态了,比如自动开启了系统还原、登录界面也被改成系统默认,你需要重新进行个性化设置。

3.原位升级安装后,所有用WindowsUpdate打的补丁会全部丢失,因此需要重新在线更新。

4.如果你的电脑同时还安装有Windows2003,在使用原位升级修复WindowsXP后,会导致Windows2003无法进入,修复方法是将Windows2003安装光盘i386目录下的“ntldr”和“Ntdetect.com”文件复制到C:下覆盖原有文件。

5.在使用原位升级修复WindowsXP后,如果发现系统运行明显变慢,可以在设备管理器中查看一下硬盘和光驱的运行模式是否设置在“仅PIO”模式,如果是这样,则需要将WindowsXPSP2Beta中的“Atapi.sys”文件提取出来(版本号为5.1.2600.2055),替换掉系统中的原有文件,并打开注册表编辑器,找到[HKEY_LOCAL_MACHINE

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Class{4D36E96A-E325-11CE-BFC1-08002BE10318}001],新建DWORD类型键值“ResetErrorCountersOnSuccess”,设置其值为“l”。

然后再按同样方法修改[HKEY_LOCAL_MACHINESYSTEM

CurrentControlSetControlClass{4D36E96A-E325-11CE-BFC1-08002BE10318}002]主键下的键值设置即可。

6.原位升级需要使用与原安装系统一致的WindowsXP版本,例如原来是专业版,必须用专业版WindowsXP来进行原位升级,而如果原来是家用版,则不能用专业版来进行原位升级安装。

正确使用和保存刻录盘

许多朋友可能会觉得奇怪,使用刻录盘嘛,不就是放到刻录机里面进行刻录咯,还需要怎样正确使用呢?没错,这确实是用刻录盘进行刻录的方法,但这离“正确地使用刻录盘”还相差很远呢。

那么,怎样才算是正确地使用刻录盘呢?笔者觉得,以下一些环节是很值得加以注意的。

一、应该给刻录盘安置怎么样的家?

有些朋友喜欢把刚买回来的刻录盘堆叠在一起,然后放到一个CD筒里,在需要使用刻录盘进行的时候,再拿出来使用;已经刻录好的盘片也是堆叠在一起,在需要使用时就一张张翻出来慢慢搜索,用完后再叠起来。殊不知这样做是非常错误的。

我们知道,刻录盘是非常娇贵的东西,躯体又很单薄,在堆叠的情况下很容易变形,盘片之间互相碰撞时更容易产生划痕。事实上,刻录盘只要稍微有所损害,就很可能无法正常使用的了。那么,使用CD盒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吗?

也不一定。质量好的CD盒确实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但价格也会比较昂贵,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未必适合;有一些CD盒卖得比较便宜,几块钱一个,其制作质量可能非常粗糙。如果用这种盒子来装刻录盘,虽然刻录盘之间可以隔离开而不产生直接接触,但因为盒子本身的质量问题,在抽出和插入刻录盘的时候,不可避免的摩擦也很可能对刻录盘造成比较大的损害。

如果用户想省点钱,又想保护好刻录盘的话,不妨选择那种比较柔韧的、两面均可放刻录盘的塑料薄膜。要求薄膜柔韧是为了给刻录盘的抽出和插入提供一个比较平滑的空间,而减少划花盘片的机会;两面安放盘片可以很好地固定盘片的位置,盘片滑出来的机率大大减少。另外再购买一个CD架,把薄膜垂直安放进去。

笔者认为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比使用CD盒能更好地保护盘片本身,而且薄膜的价格也比较便宜,一般都是几分钱'一毛钱一个,很值得普通用户使用。

二、进行不同刻录时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刻录盘?

有些朋友不管是刻录什么类型的文件,都使用同一种刻录盘。其实这也是不对的。一般来说,我们用得最多的几种刻录类型是:音乐CD盘、系统安装盘和一般的数据文件盘。相对来说,音乐CD对音质的要求比较高,而良好的音质又离不开一张比较好的盘片做底层支持,也只有质量好的盘片才能够提供稳定播放的效果,因此尽量采用较好质量的`刻录盘是比较合适的。

经常重装系统的朋友都知道,在安装系统时,因为要长时间地读取光盘,如果光盘的质量比较差,往往无法顺利地读取,从而影响到系统的安装。因此要想制作系统安装盘的朋友,一定要选购质量好的刻录盘。

对于一般的数据文件盘,我们也可以划分几个重要度级别。对于非常重要的、经常使用的数据资料,应该使用质量甚佳的刻录盘;对于普通重要的数据资料,采用质量过关的普通刻录盘就可以了。

但无论是对于哪种类型的刻录,有一点都是要注意的:每隔一段时间(比如说三个月、半年)就应该检查一下刻录盘是否还能顺利读取,并及时进行更新替换工作。否则一旦资料遗失,那就非常遗憾了。

三、采用多少倍速来进行刻录呢?

一般来说,刻录是由刻录机和刻录盘两方面共同决定的,而最高刻录又与两者最高刻录的较低值相一致。比如说,刻录机最大倍速为52X,刻录盘为32X,那么最高刻录应该是32X。有些朋友购买了支持较高刻录的刻录机和刻录盘,比如说,都支持52X的,为了节省刻录时间,而通通采用52倍速进行刻录。

事实上,这种做法并不妥当。由于音乐CD、系统安装盘对质量稳定性要求比较高,特别是系统安装盘,如果在刻录时前面写入的数据出现错误,就很可能导致整张盘出现问题,最终导致无法使用它来顺利地安装系统。

而在刻录盘相同的情况下,刻录质量提升和刻录提升的方向是恰好相反的,也就是说,对于质量要求高的刻录类型来说,较高的刻录往往难以保证刻录出来的光盘能够满足用户的切实需要,而相对较低的刻录则可以基本保证数据平稳连贯地写入刻录盘中,从而保证刻录的质量。

一般来说用8'12倍速进行音乐CD或者系统安装盘的刻录是比较合适的。而对于普通数据光盘来说,较高的刻录也是可行的,因为CD刻录机一般都具备自动纠错功能,在高速刻录时会自动检测和纠正写入错误,保证刻录顺利进行。

但笔者认为完全没有必要采用52X来进行刻录,因为我们一般都会采用质量很普通的刻录盘来进行数据光盘的刻录的,太高倍速的刻录有时候会导致刻录失败,或者刻录出来后无法正常地使用。一般来说用32X进行刻录已经足够了。

四、“超刻”,值得吗?

有些朋友可能知道,只要采用适当的刻录机和刻录软件,是完全可以对刻录盘进行“超刻”的。像硬盘、CPU的制作过程那样,厂商在制造空白刻录盘的时候,往往会在刻录盘的外圈预留一部分多余空间不标示的,在正常刻录状态下,这部分空间并不能加以利用,而部分刻录软件可以把它识别出来。

有些用户为了充分利用刻录盘,希望对之进行“超刻”,以增加刻录容量。笔者认为这样做并不划算。因为“超刻”虽然可以带来更多的容量,但增加的数值并不会太大,一般就20'30MB,能够达到50MB就已经很不错了。

而这样做的后果是,这样刻录出来的光盘性能并不稳定,在一段时间后往往无法正常地读取,即使能够读取,也会给光驱带来更多的额外工作量,可谓得不偿失。

五、怎样正确地标示刻录后的光盘呢?

一种常见的做法是:在刻录后的光盘上用油性笔写上和光盘相关的信息,以方便管理光盘,事实上,这种做法也是不对的。因为在光驱读取刻录盘的时候,油墨的存在会使得刻录盘的旋转时快时慢,很不稳定,从而给正常的读取造成影响,也会影响到光驱光头等部件的正常寿命。

另外,随着时间的不断变迁,油墨会慢慢地渗透到光盘里面去。前面说过,光盘一旦受到损害,就很可能报废了,而油墨的渗入,则是比较严重的一种损害形式。因此为了延长刻录盘和刻录机的寿命,最好还是不要在刻录盘上写上任何东西。而且标示光盘也是有很多其他方法的,比如说,在采用塑料薄膜或者塑料盒保存光盘时,可以在薄膜表面添加一个写有光盘信息的小标签。

我们一般都用刻录盘来保存重要文件和数据的,因此我们只有正确地使用、保存它们,才能更好地保存自己的重要资料,为工作和学习带来更大的便利。

新系统最容易中毒 重装系统后要做十件大事

Windows系统是越用越慢,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使用Windows就免不了要重新安装系统。当然,重新安装系统并不难,但是安装完系统后你知道我们有多少事情必须要做吗这可容不得丝毫的松懈,一旦马虎,将可能会导致前功尽弃,甚至有可能会造成数据丢失、信息泄密!

第1件大事:不要急着接入网络

在安装完成Windows后,不要立即把服务器接入网络,因为这时的服务器还没有打上各种补丁,存在各种漏洞,非常容易感染病毒和被入侵。 此时要加上冲击波和震撼波补丁后并重新启动再联入互联网。

第2件大事:给系统打补丁/安装杀毒软件

不用多说,冲击波和震荡波病毒的补丁是一定要打上的,如果你安装了Windows XP SP2则不用再另行安装。

Windows XP冲击波(Blaster)病毒补丁

震荡波(Sasser)病毒补丁安装完系统后,一定要安装反病毒软件,同时将其更新到最新版本。

第3件大事:关闭系统还原

系统还原是Windows ME和Windows XP、Windows 2003中具有的功能,它允许我们将系统恢复到某一时间状态,从而可以避免我们重新安装操作系统。不过,有的人在执行系统还原后,发现除C盘外,其它的D盘、E盘都恢复到先前的状态了,结果里面保存的文件都没有了,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这是由于系统还原默认是针对硬盘上所有分区而言的,这样一旦进行了系统还原操作,那么所有分区的数据都会恢复。因此,我们必须按下Win+Break键,然后单击“系统还原”标签,取消“在所有驱动器上关闭系统还原”选项,然后选中D盘,单击“设置”按钮,在打开的窗口中选中“关闭这个驱动器上的系统还原”选项。

依次将其他的盘上的系统还原关闭即可。这样,一旦系统不稳定,可以利用系统还原工具还原C盘上的系统,但同时其他盘上的文件都不会有事。

第4件大事:给Administrator打上密码

可能有的人使用的是网上下载的万能Ghost版来安装的系统,也可能是使用的是Windows XP无人值守安装光盘安装的系统,利用这些方法安装时极有可能没有让你指定Administrator密码,或者Administrator的密码是默认的123456或干脆为空。这样的密码是相当危险的,因此,在安装完系统后,请右击“我的电脑”,选择“管理”,再选择左侧的“计算机管理(本地)→系统工具→本地用户和组→用户”,选中右侧窗口中的Administrator,右击,选择“设置密码”。

在打开窗口中单击“继续”按钮,即可在打开窗口中为Administrator设置密码。

另外,选择“新用户”,设置好用户名和密码,再双击新建用户,单击“隶属于”标签,将其中所有组(如果有)都选中,单击下方的“删除”按钮。再单击“添加”按钮,然后再在打开窗口中单击“高级”按钮,接着单击“立即查找”按钮,找到PowerUser或User组,单击“确定”两次,将此用户添加PowerUser或User组。注销当前用户,再以新用户登录可以发现系统快很多。

第5件大事:关闭默认共享

Windows安装后,会创建一些隐藏共享,主要用于管理员远程登录时管理系统时使用,但对于个人用户来说,这个很少用到,也不是很安全。所以,我们有必要要切断这个共享:先在d:下新建一个disshare.bat文件,在其中写上如下语句:

@echo off

net share C$/del

net share d$/del

netshare ipc$/del

net share admin$ /del

接下来,将d:disshare.bat拷贝到C:WINDOWSSystem32GroupPolicyUserScriptsLogon文件夹下。然后按下Win+R,输入gpedit.msc,在打开窗口中依次展开“用户配置→Windows设置→脚本(登录/注销)”文件夹,在右侧窗格中双击“登录”项,在弹出的窗口中,单击“添加”命令,选中C:WINDOWSSystem32GroupPolicyUserScriptsLogon文件夹下的disshare.bat文件。

完成上述设置后,重新启动系统,就能自动切断Windows XP的默认共享通道了,如果你有更多硬盘,请在net share d$/del下自行添加,如net share e$/del、net share f$/del等。

第6件大事:启用DMA传输模式

启用DMA模式之后,计算机周边设备(主要指硬盘)即可直接与内存交换数据,这样能加快硬盘读写,提高数据传输速率:打开“设备管理器”,其中“IDE ATA/ATAPI 控制器”下有“主要 IDE 通道”和“次要 IDE 通道”,双击之,单击“高级设置”,该对话框会列出目前IDE接口所连接设备的传输模式,单击列表按钮将“传输模式”设置为“DMA(若可用)”。重新启动计算机即可生效。

第7件大事:启用高级电源管理

有时候安装Windows XP之前会发现没有打开BIOS电源中的高级电源控制,安装Windows XP后,关闭Windows时,电源不会自动断开。这时,很多人选择了重新打开BIOS中的高级电源控制,并重新安装Windows XP。事实上,用不着这么麻烦,只要大家确认已经在BIOS中打开高级电源控制选项,再从;mig25/acpi.exe下载并安装这个程序,同时选择ACPI Pc,一定不要选错,否则重启后可能无法进入Windows),并重新启动电脑,电脑可能会重新搜索并自动重新安装电脑的硬件,之后就可以使其支持高级电源控制了。

第8件大事:取消压缩文件夹支持

单击开始→运行,输入“regsvr32 /u zipfldr.dll”回车,出现提示窗口“zipfldr.dll中的Dll UnrgisterServer成功”即可取消Windows XP的压缩文件夹支持。另外,输入regsvr32 shdocvw.dll可以取消“图片和传真”与图片文件的关联。

第9件大事:取消“磁盘空间不足”通知

当磁盘驱动器的容量少于200MB时Windows XP便会发出“磁盘空间不足”的通知,非常烦人。可以打开“注册表编辑器”,定位到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 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Policies Explorer,在“Explorer”上单击右键,选择右键菜单上的“新建”→“DWORD 值”,将这个值命名为“NoLowDiskSpaceChecks”,双击该值将其中的“数值数据”设为“1”。

第10件大事:启用验证码

安装SP2后,大多数用户发现在访问某些需要填写验证码的地方,都无法显示验证码图片(显示为一个红色小叉),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Bug。解决办法为:运行“Regedit”命令打开注册表编辑器,依次定位到“[HKEY_ 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Internet Explorer Security]”,在窗口右边新建一个名为“BlockXBM”的REG_ DWORD值,将其值设置为“0”(十六进制值)。